隨筆雜文欣賞
雜文是知識分子借助報刊剖析社會頑疾、言說思想、獨立批判的一種寫作方式。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隨筆雜文欣賞,希望大傢喜歡。
隨筆雜文欣賞一:管不住中國人的吃,談何反腐
自古吃喝都是中國官場上的基本功。不論你願意不願意,這都是一道入仕的門檻,或是處事的一門禮俗。所以俗話說:吃是真功,穿是威風,賭是對沖,嫖是內空。單說吃喝,原本就是人的本性。那麼,吃喝何為功呢?因為我們將簡單的吃喝提升到色、香、味、形、器、禮、樂、舞等一系列的文化層面。所以單純的吃是無味的,要想會吃喝就得要練功。由此,吃喝就成瞭中國人的大文化,更是中國歷代官場上的大智慧。
古人把個人的嗜好稱為“禍媒”。明太祖朱元璋告誡地說:“謹嗜好,不為物誘,則如明鏡止水,可鑒照萬物。”這位窮孩子出身的封建皇帝,在民間的傳說甚多。他幼年時曾給地主放過牛,趕過鴨子,當過小和尚。亂世中,他為瞭吃飽肚子參加瞭農民起義軍,逐一步步登上皇位。也許,吃對朱元璋來說,他有常人不可理解的認識。所以他有感元朝貪官污吏的嗜求,常常告誡他的官員們:“人豈能無好?但在好所當耳……故嗜好之間,治亂所由生也。”
早在漢代,官府豪門之人的吃喝就比前朝更為侈糜。可謂是:從此之後,吃喝之風延綿不絕,代代相傳,更是年年創新,日臻化境。據《後漢書》載:達官貴人經常“列金罍,班玉觴,嘉珍禦,太牢饗”。晉人張協《七命》載:“爾乃六禽殊珍,四膳異肴,窮海之錯,極陸之毛……”真是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。北齊時,有一位宰相叫祖珽,此人博學多才,文武並馳,為南北朝時的一大奇才。然而,此人的品行低劣,貪吃還好偷,常弄得滿朝文武哭笑不得。
祖珽這個人有錢有勢,但又非常吝嗇,隻要有人請他吃喝,他必到無疑。吃就吃吧,他不但吃的盡興,而且還有順帶不為偷的竊癖。祖珽做尚藥丞時,他曾因偷盜胡桃油被免官。後來,祖珽重振官場,依舊是貪吃加盜癖,但他生活更是放縱淫亂,與鎮南陳元康時常作聲色遊,表現出毫不吝嗇的一面。一天,祖珽邀請幾個朋友到他傢裡來玩賭博遊戲,他見參軍元景獻的老婆司馬氏貌美,心裡頓時就癢癢的,恨不得立即與她淫亂。雖說,這個美人也是貴族出身,但她老公元景獻是個貪財鬼,隻需數粒大珠就能打發。不久,祖珽竟然把元景獻的老婆司馬氏喚至傢中,先是豪吃一番,然後與陳元康等人輪流宣淫,依次遞寢,元景獻也裝作無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