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食 古詩
文章分類:古詩典藏
你也會想看的: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
《寒食》是唐代詩人韓翃創作的一首七絕。此詩前兩句寫的是白晝風光,描寫瞭整個長安柳絮飛舞,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和皇宮園林中的風光。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,希望大傢喜歡。
《寒食》
作者:韓翃
春城無處不飛花,寒食東風禦柳斜。
日暮漢宮傳蠟燭,輕煙散入五侯傢。
《寒食》意思:
暮春的長安城裡漫天舞著楊花,寒食節東風吹斜瞭宮中的柳樹。
黃昏開始宮裡頌賜新蠟燭,率先升起在皇庭貴族的宮裡。
《寒食》註釋:
1、寒食:清明前一日謂之寒食,即禁煙節,漢制此日宮中鉆新火燃燭以散予貴戚之臣。
2、禦柳:禦苑之柳,舊俗每於寒食折柳插門。
3、蠟燭:《唐輦下歲時記》“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”。
4、五侯:漢成帝時,封他的舅舅王譚、王商、王立、王根、王逢時皆為候,他們被人們稱為五侯。
5、斜:音“霞”。
《寒食》寫作背景:
寒食是我國古代一個傳統的節日,在清明前兩天,是從春秋時傳下來的,是晉文公為瞭懷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。
《寒食》鑒賞:
據孟棨《本事詩》記載:德宗時制誥缺乏人才,中書省提名請求禦批,德宗批復說:“與韓翃”,當時有兩個韓翃,於是中書省又以兩人的名字同時進呈。
德宗便批與寫“春城無處不飛花”的韓翃。這雖是一段佳話,但足見《寒食》這首詩的廣泛流傳和受到的賞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