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典離別詩句《送元二使安西》
《送元二使安西》
王維
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。
賞析
唐代大詩人王維(公元701~761)的這首《送元二使安西》(又名《陽關曲》),千古傳誦,膾炙人口。筆者認為,此詩是中華詩壇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詩。奇就奇在,它不同於一般的送別詩;它巧妙地借助於時空的轉換,營造瞭耐人尋味的惜別氛圍,達到瞭令人震撼的的藝術感染力,具有極高的意境。但是,千百年來,文人學者未能準確把握該詩的風格,望文生義地曲解瞭詩的意蘊,從而降低瞭它的格調和品位。 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護邊疆的詩。安西,是唐中央政府為統轄西域而設的都護府的簡稱。王維所處的年代,各種民族沖突加劇,唐王朝不斷受到瞭來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擾。開元二十五年(737年)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大逸戰勝土蕃,唐玄宗曾命王維以鑒察禦史的身份出塞宣慰,察訪軍情,沿途他寫下瞭《使至塞上》、《出塞》等邊塞名篇。《陽關曲》是王維晚年之作,其創作年代估計在“安史之亂”以後,據《資治通鑒》至德元年(756)七月載:“征河西、安西兵赴行”;至德二年二月載:“上至鳳翔旬日,隴右、河西、安西、西域之兵皆會”。故當知“安史之亂”暴發後,邊兵大量內調,此詩約作於送友人即將奔赴安西之時,與此同期的詩作尚有《送張判關赴河西》、《送劉司直赴安西》等。無疑,當他送別友人臨近分別時,詩人不會不考慮到戰爭將對他們今後產生的影響。 詩的前兩句寫的是送別時的節物風光,描繪瞭平平常常的景色,卻充滿詩情畫意。三四句表達瞭對友人一篇深摯的情誼。但是,在一些權威的辭書和教材中對後兩句均作出瞭這樣的解釋:“朋友,再幹瞭這一杯酒吧,出瞭陽關,可就再也看不到老朋友瞭&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