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冠 詩經

《素冠》,《詩經·檜風》的一篇。為先秦時代檜地漢族民歌。全詩三章,每章三句。這是1首愛情詩。每章首句以服飾代人,表示急切希望見到對方,次句訴說因見不到而憂思悲傷,末句說願永結同心。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,希望大傢喜歡。
《素冠》
作者:佚名
庶見素冠兮?棘人欒欒兮,勞心慱慱兮。
庶見素衣兮?我心傷悲兮,聊與子同歸兮。
庶見素韠兮?我心蘊結兮,聊與子如一兮。
《素冠》註釋:
①庶:幸。
②棘人:罪人。棘,執囚之處。一說,瘦也。欒欒:拘束,不自由。一說,瘦瘠貌。
③摶(tuán)摶:憂苦不安。
④韠(bì):即蔽膝,古代官服裝飾,革制,縫在腹下膝上。
⑤蘊結:鬱結,憂思不解。
《素冠》意思:
有幸見那人戴著白帽,監禁中憔悴忍受煎熬,在內心充滿憂慮煩惱。
有幸見那人穿著白衣,看到他我就悲傷難抑,且與您歸宿同在一起。
有幸見那人穿白蔽膝,看到他我就愁思鬱積,且與您一樣堅持正義。
《素冠》寫作背景:
舊說如《毛詩序》、鄭箋、朱熹《詩集傳》等多拘泥於“素冠”、“素衣”,以為此是兇服、孝服,謂詩寫晚周禮崩樂壞,為人子者多不能守三年之喪,而詩中服“素衣”者能盡孝道、遵喪禮。今人高亨沿襲此說,《詩經今註》雲:“這是一首贊美孝子的詩。”其實在先秦時代,素衣素冠本是常服,非專指兇服,此點清人姚際恒辨之甚詳,《詩經通論》雲:“古人多素冠、素衣,不似今人以白為喪服而忌之也。古人喪服唯以麻之升數為重輕,不關於色也。”詩中“棘人”,不是孝子,又是何人?“棘”是系囚之所,“棘人”就是囚犯、罪人。姚際恒雲:“棘人,其人當罪之時,《易·坎》六爻曰:‘系用徽纆,置於叢棘。’是也。”由此推測,這是一首痛惜賢臣遭受迫害、斥逐的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