檜風 羔裘
文章分類:詩歌介紹
你也會想看的: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

《羔裘》,《詩經·鄭風》的一篇。為先秦時代檜國華夏族民歌。全詩三章,每章四句。為鄶國大臣因鄶君治國不以其道被迫離去後所作,作者姓名失考。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,希望大傢喜歡。
《檜風·羔裘》
作者:佚名
羔裘逍遙,狐裘以朝。豈不爾思?勞心忉忉。
羔裘翱翔,狐裘在堂。豈不爾思?我心憂傷。
羔裘如膏,日出有曜。豈不爾思?中心是悼。
《檜風·羔裘》註釋:
⑴羔裘:羊羔皮襖。逍遙:悠閑地走來走去。
⑵朝(cháo):上朝。
⑶不爾思:即“不思爾”。
⑷忉(dāo)忉:憂愁狀。
⑸翱翔:鳥兒回旋飛,比喻人行動悠閑自得。
⑹在堂:站在朝堂上。
⑺膏(gào):動詞,塗上油。
⑻曜(音耀):照耀。
⑼悼:悲傷。
《澤陂》意思:
穿著羊羔皮襖去逍遙,穿著狐皮袍子去坐朝。怎不叫人為你費思慮,憂心忡忡整日把心操。
穿著羊羔皮襖去遊逛,穿著狐皮袍子去朝堂。怎不叫人為你費思慮,想起國傢時時心憂傷。
羊羔皮襖色澤如脂膏,太陽一照閃閃金光耀。怎不叫人為你費思慮,心事沉沉無法全忘掉。
《澤陂》寫作背景:
《羔裘》一詩的主旨,《毛詩序》曰:“大夫以道去其君也。國小而迫,君不用道。好潔其衣服,逍遙遊燕,而不能自強於政治,故作是詩也。”驗之於詩,庶幾可信。檜為周初分封於溱洧之間的一個小國,在今河南省密縣東北,平王東遷後不久,即被鄭武公所滅。從詩意推測,此詩當為檜國大臣因檜君治國不以其道被迫離去後所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