荊門浮舟望蜀江 李白
文章分類:唐代詩人
你也會想看的: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

《荊門浮舟望蜀江》是唐代詩人李白遇赦後東歸由蜀入楚,舟行至荊門山,目睹蜀江兩岸春景而作。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,希望大傢喜歡。
《荊門浮舟望蜀江》
作者:李白
春水月峽來,浮舟望安極。正是桃花流,依然錦江色。
江色綠且明,茫茫與天平。逶迤巴山盡,搖曳楚雲行。
雪照聚沙雁,花飛出谷鶯。芳洲卻已轉,碧樹森森迎。
流目浦煙夕,揚帆海月生。江陵識遙火,應到渚宮城。
《荊門浮舟望蜀江》註釋:
⑴荊門,即荊門山,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。蜀江,指今四川省境內的長江。
⑵月峽,即四川巴縣的明月峽。峽上石壁有孔,形如滿月,故稱。
⑶望安極,怎麼能望到盡頭呢?即一望無際的意思。
⑷桃花流,即桃花汛,指桃花盛開時候上漲的江水。
⑸錦江,岷江流經成都的一段河流,也稱“府內河”。
⑹逶迤,曲折連綿的樣子。巴山,即大巴山,綿延於川、甘、陜、鄂四省邊境。搖曳,緩慢地飄蕩。楚雲,荊門古時屬楚國,故稱荊門一帶的雲為楚雲。兩句意為:曲折綿延的巴山至此完全消失,荊門上空雲彩在緩慢地飄動。
⑺“雪照”兩句意為:白沙如雪,映照著集聚的雁群;楊花飄舞,出谷之鶯自在地飛翔。
⑻卻,退。卻已轉,指小船繼續前進,芳洲已退向另一方面。
⑼碧樹,綠樹。森森,樹木繁盛的樣子。迎,迎面來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