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鼠 詩經
文章分類:古詩典藏
你也會想看的: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

《國風·鄘風·相鼠》是《詩經》中的一篇,為先秦時代鄘地漢族民歌。全詩三章重疊,以鼠起興,反覆類比,意思並列,但各有側重,通篇感情強烈,語言尖刻,既一氣貫註,又回流激蕩,增強瞭諷刺的力量與風趣。學習啦小編這裡為大傢整理瞭這首詩的全文和意思,希望大傢喜歡。
《相鼠》
相鼠有皮,人而無儀。
人而無儀,不死何為!
相鼠有齒,人而無止。
人而無止,不死何俟!
相鼠有體,人而無禮。
人而無禮,胡不遄死!
《相鼠》註釋:
②止:假借為“恥”,鄭箋釋為“容止”,也可通。
③俟:等。
④胡:何。遄(音船):速。
《相鼠》意思:
卻見有人沒威儀,為何還活不倒斃!
看那老鼠有牙齒,卻見有人無廉恥。
卻見有人無廉恥,活著不死等何時!
看那老鼠有肢體,卻見有人不懂禮。
卻見有人不懂禮,何不趕快就斷氣!
《相鼠》寫作背景:
《詩·鄘風》篇名。《詩》序謂:“《相鼠》,刺無禮也。”古人常賦之以刺無禮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叔孫與慶封食,不敬。為賦《相鼠》,亦不知也。” 三國魏·曹植《上責躬應詔詩表》:“竊感《相鼠》之篇,無禮遄死之義。” 宋·蘇軾《補龍州文》之一:“請歌《相鼠》,以侑此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