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英臺近 晚春
文章分類:詩詞鑑賞
你也會想看的: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

《祝英臺近·晚春》是南宋詞人辛棄疾詞作。這是一首抒寫別情的閨怨詞。起首三句,點明離別的時間、地點,已屬柔情繾綣。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,希望大傢喜歡。
《祝英臺近·晚春》
作者:辛棄疾
寶釵分,桃葉渡。煙柳暗南浦。怕上層樓,十日九風雨。斷腸片片飛紅,都無人管,倩誰喚、流鶯聲住。
鬢邊覷。試把花卜心期,才簪又重數。羅帳燈昏,嗚咽夢中語。是他春帶愁來,春歸何處。卻不解、將愁歸去。
《祝英臺近·晚春》意思:
將寶釵擘為兩截,離別在桃葉渡口,南浦暗淡淒涼,煙霧籠罩著垂柳。我怕登上層層的高樓,十天裡有九天風號雨驟。片片飄飛的花瓣令人斷腸悲愁,風雨摧花全沒人來救,更有誰勸那黃鳶兒將啼聲罷休?
瞧瞧簪在鬢邊的花簇,算算花瓣數目將離人歸期預卜,才簪上花簇又摘下重數。昏暗的燈光映照著羅帳,夢中悲泣著哽咽難訴:是春天他的到來給我帶來憂愁,而今春天又歸向何處?卻不懂將憂愁帶走。
《祝英臺近·晚春》註釋:
①寶釵分:釵為古代婦女簪發首飾。分為兩股,情人分別時,各執一股為紀念。寶釵分,即夫婦離別之意。
②桃葉渡:在南京秦淮河與青溪合流之處。這裡泛指男女送別之處。
③南浦:水邊,泛指送別的地方。江淹《別賦》:“送君南浦,傷如之何。”
④飛紅:落花。
⑤覷:細看,斜視。
《祝英臺近·晚春》鑒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