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舍描寫宗月大師的散文
老舍代表作有《駱駝祥子》、《四世同堂》、劇本《茶館》。老舍的一生,總是忘我地工作,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“勞動模范”。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來老舍描寫宗月大師的散文的內容,歡迎閱讀!
《宗月大師》原文:
在我小的時候,我因傢貧而身體很弱。我九歲才入學。因傢貧體弱,母親有時候想叫我去上學,又怕我受人傢的欺侮,更因交不上學費,所以一直到九歲我還不識一個字。說不定,我會一輩子也得不到讀書的機會。因為母親雖然知道讀書的重要,可是每月間三四吊錢的學費,實在讓她為難。母親是最喜臉面的人。她遲疑不決,光陰又不等待著任何人,晃來晃去,我也許就長到十多歲瞭。一個十多歲的貧而不識字的孩子,很自然的去作個小買賣———弄個小筐,賣些花生、煮豌豆,或櫻桃什麼的。要不然就是去學徒。母親很愛我,但是假若我能去做學徒,或提籃沿街賣櫻桃而每天賺幾百錢,她或者就不會堅決的反對。窮困比愛心更有力量。
有一天劉大叔偶然的來瞭。我說“偶然的”,因為他不常來看我們。他是個極富的人,盡管他心中並無貧富之別,可是他的財富使他終日不得閑,幾乎沒有工夫來看窮朋友。一進門,他看見瞭我。“孩子幾歲瞭?上學沒有?”他問我的母親。他的聲音是那麼洪亮(在酒後,他常以學喊俞振庭的《金錢豹》自傲),他的衣服是那麼華麗,他的眼是那麼亮,他的臉和手是那麼白嫩肥胖,使我感到我大概是犯瞭什麼罪。我們的小屋,破桌凳,土炕,幾乎禁不住他的聲音的震動。等我母親回答完,劉大叔馬上決定:“明天早上我來,帶他上學,學錢、書籍,大姐你都不必管!”我的心跳起多高,誰知道上學是怎麼一回事呢!
第二天,我象一條不體面的小狗似的,隨著這位闊人去入學。學校是一傢改良私塾,在離我的傢有半裡多地的一座道士廟裡。廟不甚大,而充滿瞭各種氣味:一進山門先有一股大煙味,緊跟著便是糖精味(有一傢熬制糖球糖塊的作坊),再往裡,是廁所味,與別的臭味。學校是在大殿裡。大殿兩旁的小屋住著道士和道士的傢眷。大殿裡很黑、很冷。神像都用黃佈擋著,供桌上擺著孔聖人的牌位。學生都面朝西坐著,一共有三十來人。西墻上有一塊黑板———這是“改良”私塾。老師姓李,一位極死板而極有愛心的中年人。劉大叔和李老師“嚷”瞭一頓,而後教我拜聖人及老師。老師給瞭我一本《地球韻言》和一本《三字經》。我於是,就變成瞭學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