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迅雜文精選名篇
在血雨腥風年代,魯迅以雜文作“匕首和投槍”向著對手的營壘沖鋒陷陣,因而給古代雜文註入瞭批判性和戰鬥性的新鮮血液,為現代雜文正瞭名。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魯迅雜文精選名篇,希望大傢喜歡。
魯迅雜文精選名篇1:上海的兒童
上海越界築路的北四川路一帶,因為打仗,去年冷落瞭大半年,今年依然熱鬧瞭,店鋪從法租界搬回,電影院早經開始,公園左近也常見攜手同行的愛侶,這是去年夏天所沒有的。
倘若走進住傢的弄堂裡去,就看見便溺器,吃食擔,蒼蠅成群的在飛,孩子成隊的在鬧,有劇烈的搗亂,有發達的罵詈,真是一個亂烘烘的小世界(中國的兒童——狗狗註)。但一到大路上,映進眼簾來的卻隻是軒昂活潑地玩著走著的外國孩子,中國的兒童幾乎看不見瞭。但也並非沒有,隻因為衣褲郎當,精神萎靡,被別人壓得像影子一樣,不能醒目瞭。
中國中流的傢庭,教孩子大抵隻有兩種法。其一,是任其跋扈,一點也不管,罵人固可,打人亦無不可,在門內或門前是暴主,是霸王,但到外面,便如失瞭網的蜘蛛一般,立刻毫無能力。其二,是終日給以冷遇或呵斥,甚而至於打撲,使他畏葸退縮,仿佛一個奴才,一個傀儡,然而父母卻美其名曰“聽話”,自以為是教育的成功,待到放他到外面來,則如暫出樊籠的小禽,他決不會飛鳴,也不會跳躍。
現在總算中國也有印給兒童看的畫本瞭,其中的主角自然是兒童,然而畫中人物,大抵倘不是帶著橫暴冥頑的氣味,甚而至於流氓模樣的,過度的惡作劇的頑童,就是鉤頭聳背,低眉順眼,一副死板板的臉相的所謂“好孩子”。這雖然由於畫傢本領的欠缺,但也是取兒童為范本的,而從此又以作供給兒童仿效的范本。我們試一看別國的兒童畫罷,英國沉著,德國粗豪,俄國雄厚,法國漂亮,日本聰明,都沒有一點中國似的衰憊的氣象。觀民風是不但可以由詩文,也可以由圖畫,而且可以由不為人們所重的兒童畫的。
頑劣,鈍滯,都足以使人沒落,滅亡。童年的情形,便是將來的命運。我們的新人物,講戀愛,講小傢庭,講自立,講享樂瞭,但很少有人為兒女提出傢庭教育的問題,學校教育的問題,社會改革的問題。先前的人,隻知道“為兒孫作馬牛”,固然是錯誤的,但隻顧現在,不想將來,“任兒孫作馬牛”,卻不能不說是一個更大的錯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