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清照詩詞菩薩蠻

李清照作為婉約派的詞宗不僅在中國古典文學中占有顯著地位,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李清照詩詞菩薩蠻,希望大傢喜歡。
李清照詩詞菩薩蠻篇1:菩薩蠻·歸鴻聲斷殘雲碧
朝代:宋代
作者:李清照
原文:
歸鴻聲斷殘雲碧。背窗雪落爐煙直。燭底鳳釵明。釵頭人勝輕。
角聲催曉漏。曙色回牛鬥。春意看花難。西風留舊寒。
賞析
這首詞是李清照後期詞作的名篇之一。下面是中華詩詞學會理事徐培均先生對此詞的賞析要點。
此詞起首二句寓有飄零異地之感。望歸鴻而思故裡,見碧雲而起鄉愁,幾乎成瞭唐宋詞的一條共同規律。然而隨著詞人處境、心情的不同,也能寫出不同的特色。“歸鴻聲斷”,是寫聽覺;“殘雲碧”是寫視覺,短短一句以聲音與顏色渲染瞭一個淒清冷落的環境氣氛。那嘹亮的雁聲漸漸消失瞭,詞人想尋覓它的蹤影,可是天空中隻有幾朵碧雲;此刻的情緒自然是悵然若失。稍頃,窗外飄下瞭紛紛揚揚的雪花,室內升起瞭一縷爐煙。雪花與香煙內外映襯,給人以靜而美的印象。“爐州”下著一“立”字,形象更為鮮明,似乎室內空氣完全靜止瞭,香煙垂直上升,紋絲不動。
這首詞的時間和空間都有一個轉移的過程,但這一切都是通過景物的變換和情緒的發展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。從“殘石碧”到“鳳釵明”到“曙色回牛鬥”,既表明空間從寥廓的天宇到狹小的居寶以至枕邊,也說明時間從薄暮到深夜,以至天明。過片二句中的角聲是指軍中的號角。漏是指古代的計時器銅壺滴漏,引申為時刻、時間;著“催”字,似乎是一夜角聲把曉色催來,反映瞭詞人徹夜不眠的苦況。周邦彥《蝶戀花·早行》詞雲:“月皎驚烏棲不定,更漏將殘,轆牽金井。”細節雖不同,手法正相似。它們都是通過客觀景物的色彩、聲響和動態,表現主人翁通宵不寐的神態。所不同的是用詞乃寫男女臨別之夜的輾轉不安,李詞則寫客居外地的惆悵情懷。周詞風格較為妍艷,李詞風格較為沉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