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舍描寫景物的散文

老舍生於陰歷立春,父母為他取名“慶春”,大概含有慶賀春來、前景美好之意。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來老舍描寫景物的散文的內容,歡迎閱讀!
《青 蓉 略 記》原文:
今年八月初,陳傢橋一帶的土井已都幹得滴水皆無。要水,須到小河灣裡去“挖”。天既奇暑,又沒水喝,不免有些著慌瞭。很想上縉雲山去“避難”,可是據說山上也缺水。正在這樣計無從出的時候,馮煥章先生來約同去灌縣與青城。這真是福自天來瞭!
八月九日晨出發。同行者還有賴亞力與王冶秋二先生,都是老友,路上頗不寂寞。在來鳳驛遇見一陣暴雨,把行李打濕瞭一點,臨時買瞭一張席子遮在車上。打過尖,雨已睛,一路平安的到瞭內江。內江比二三年前熱鬧得多瞭,銀行和飯館都新增瞭許多傢。傍晚,街上擠滿瞭人和車。次晨七時又出發,在簡陽吃午飯。下午四時便到瞭成都。天熱,又因明晨即赴灌縣,所以沒有出去遊玩。夜間下瞭一陣雨。
十一日早六時向灌縣出發,車行甚緩,因為路上有許多小渠。路的兩旁都有淺渠,流著清水;渠旁便是稻田:田埂上往往種著薏米,一律穗的垂著綠珠。往西望,可以看見雪。近處的山峰碧綠,遠處的山峰雪白,在晨光下,綠的變為明翠,白的略帶些玫瑰色,使人想一下子飛到那高遠的地方去。還不到八時,便到瞭灌縣。城不大,而處處是水,像一位身小而多乳的母親,滋養著川西壩子的十好幾縣。住在任覺五先生的傢中。孤零零的一所小洋房,兩面都是雪浪激流的河,把房子圍住,門前終日幾乎沒有一個行人,除瞭水聲也沒有別的聲音,門外有些靜靜的稻田,稻子都有一人來高。遠望便見到大面青城雪山,都是綠的。院中有一小盆蘭花,時時放出香味。
青年團正在此舉行夏令營,一共有千名以上的男女學生,所以街上特別的顯著風光。學生和職員都穿汗衫短褲(女的穿短裙),赤腳著草鞋,背負大草帽,非常的精神。張文白與易君左先生都來看我們,也都是“短打扮”,也就都顯著年輕瞭好多。夏令營本部在公園內,新蓋的禮堂,新修的遊泳池;原有一塊不小的空場,即作為運動和練習騎馬的地方。女學生也練習馬術,結隊穿過街市的時候,使居民們都吐吐舌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