汴京紀事賞析

《汴京紀事》該詩通過對歌妓李師師步履蹣跚,垂老湖湘的描述,引出北宋江山舊景難在的悲涼之感。以下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全詩的賞析,供大傢參考!
《汴京紀事》
作者:劉子翬
輦轂繁華事可傷,師師垂老過湖湘。
縷衣檀板無顏色,一曲當時動帝王。
《汴京紀事》譯文
帝京當年是多麼地繁華熱鬧,回想起來,使人無限地傷感;李師師也老瞭,漂泊流落在湖湘的民間。
舊時的舞衣與檀板都黯然失色,飽受瞭風蝕塵染;有誰相信,她當年輕歌一曲,能使君王傾倒迷亂?
《汴京紀事》註釋
⑴汴京:今河南開封,是北宋都城。
⑵輦(niǎn):皇帝的車駕。古以“輦下”指京城。轂(gǔ):車輪中心,有洞可以插軸的部分,同“輦”借指汴京。
⑶師師:李師師,汴京人。傳幼年為尼,後為妓,色藝動京師。宋徽宗常微行臨幸其傢。後入宮,封瀛國夫人。汴京破,有的記載說她自殺,大多數典籍都說她流落南方。《青泥蓮花記》說“有人遇之於湖湘間,衰老憔悴,無復向時風態”,與此詩描寫吻合。湖湘,洞庭湖、湘江一帶。
⑷縷衣:金縷衣,用金線盤繡的舞衣。檀板:唱歌時用來打拍子的檀木拍板。
《汴京紀事》賞析
《汴京紀事》詩二十首,痛感山川破碎,國傢受辱,表達自己的憂傷與憤慨。這裡選的是最後一首。
劉子翬寫汴京的組詩,大多數通過今昔對比,列舉熟知的事與物來抒發興亡之感,所以在這首詩中舉李師師的遭遇以表現汴京昔日的繁華已煙消雲散。詩從李師師目前情況寫起,說艷名壓倒平康的李師師,在亂後流落湖湘,久經磨難後,顏色憔悴,歌喉也非復當年。詩感嘆:李師師往時歌舞時所穿的金縷衣、所用的檀板現在仍在用,但都已經陳舊瞭,誰能相信她當年曾以美貌與伎藝使君王傾倒呢?詩寫的雖然是人,主題卻是從人的經歷上反映國傢遭受的不幸,達到瞭以李師師為典型反映社會動亂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