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魯見狄博通 李白
文章分類:唐代詩人
你也會想看的: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

《東魯見狄博通》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七言古詩,是《全唐詩》的第168卷第9首詩。全詩四句二十八字,廖廖數句就刻畫出詩人與久別重逢友人狄博通的深厚友情。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詩和意思,希望大傢喜歡。
《東魯見狄博通》
作者:李白
去年別我向何處,有人傳道遊江東。
謂言掛席度滄海,卻來應是無長風。
《東魯見狄博通》註釋:
東魯:魯郡之別稱,唐屬河南道,即今山東兗州市。如魯國、魯中等。
狄博通:戶部郎中光濟之孫,李白的好友。據《新唐書·宰相世系表》,是梁國公狄仁傑的孫子。
江東:長江流至蕪湖,呈南北走向,江以東為遼東,即今安徽、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區。
掛席:掛風帆。
滄海:此指東海。
卻來:返回之意。
“謂言”:這兩句意為:本說渡海,而今返回,當是無長風之故。
《東魯見狄博通》意思:
去年我們相別,有人傳話說您遊江東去瞭。
又說您掛帆東海,直渡滄溟,一路上平安無事,風平浪靜。
《東魯見狄博通》寫作背景:
此詩是天寶五載(746)李白在魯郡瑕丘(今兗州)所作。
天寶中葉,自玄宗天寶元年(742)到憲宗元和十五年(820)的七十九年裡,是唐朝從政治上由盛到衰的轉變時期。這段時期,唐朝國事益非:內則屢興大獄,屠戮驅逐忠良;外則窮兵黷武,內政不修,濫事征伐。李白以孤臣孽子之身心流落江湖,為瞭生計不得不四處奔波,勉強維持生活。所以李白的憂憤情愫極為深切,時常有抨擊時政的詩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