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 靜夜思

《靜夜思》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。接下來請欣賞學習啦小編給大傢網絡收集整理的李白《靜夜思》。
李白詩詞《靜夜思》原文:
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
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。
李白詩詞《靜夜思》譯文:
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,好像地上泛起瞭一層霜。
我禁不住抬起頭來,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,不由得低頭沉思,想起遠方的傢鄉。
李白詩詞《靜夜思》創作背景:
李白《靜夜思》一詩的寫作時間是公元726年(唐玄宗開元之治十四年)舊歷九月十五日左右。李白時年26歲,寫作地點在當時揚州旅舍。其《秋夕旅懷》詩當為《靜夜思》的續篇,亦同時同地所作。李白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,詩人抬望天空一輪皓月,思鄉之情油然而生,寫下瞭這首傳誦千古、中外皆知的名詩《靜夜思》。
李白詩詞《靜夜思》鑒賞:
這首詩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傢鄉的感受。
詩的前兩句,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。一個獨處他鄉的人,白天奔波忙碌,倒還能沖淡離愁,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,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。何況是在月明之夜,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。“疑是地上霜”中的“疑”字,生動地表達瞭詩人睡夢初醒,迷離恍惚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。而“霜”字用得更妙,既形容瞭月光的皎潔,又表達瞭季節的寒冷,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淒涼之情。
詩的後兩句,則是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,深化思鄉之情。“望”字照應瞭前句的“疑”字,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,他翹首凝望著月亮,不禁想起,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。於是自然引出瞭“低頭思故鄉”的結句。“低頭”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。而“思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:那傢鄉的父老兄弟、親朋好友,那傢鄉的一山一水、一草一木,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……無不在思念之中。一個“思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