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 望廬山瀑佈

《望廬山瀑佈二首》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兩首詩,一為五言古詩,一為七言絕句。接下來請欣賞學習啦小編給大傢網絡收集整理的李白《望廬山瀑佈》。
李白詩詞《望廬山瀑佈》原文:
日照香爐生紫煙,遙看瀑佈掛前川。
飛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銀河落九天。
李白詩詞《望廬山瀑佈》譯文:
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,遠遠望見瀑佈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。
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佈好像有幾千尺,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。
李白詩詞《望廬山瀑佈》創作背景:
這兩首詩一般認為是公元725年(唐玄宗開元十三年)前後李白出遊金陵途中初遊廬山時所作。吳小如教授認為,李白這兩首詩體裁不一,內容也有一部分重復,疑非一時之作。詹锳先生在《李白詩文系年》中根據任華《雜言寄李白》詩,認為第一首五古為李白入長安以前(開元年間)所作。另有人認為第二首七絕作於公元756年(唐玄宗天寶十五年)李白到廬山的夏秋之交。
李白詩詞《望廬山瀑佈》鑒賞:
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。這首詩形象地描繪瞭廬山瀑佈雄奇壯麗的景色,反映瞭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。 首句“日照香爐生紫煙”。“香爐”是指廬山的香爐峰。此峰在廬山西北,形狀尖圓,像座香爐。由於瀑佈飛瀉,水氣蒸騰而上,在麗日照耀下,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瞭團團紫煙。一個“生”字把煙雲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瞭。此句為瀑佈設置瞭雄奇的背景,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佈渲染瞭氣氛。
次句“遙看瀑佈掛前川”。“遙看瀑佈”四字照應瞭題目《望廬山瀑佈》。“掛前川” 是說瀑佈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。“掛”字化動為靜,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