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 白雲泉

《白雲泉》是唐朝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,這首詩是一首抒情之作,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白居易《白雲泉》,以供大傢閱讀。
白居易《白雲泉》原文:
天平山上白雲泉,雲自無心水自閑。
何必奔沖山下去,更添波浪向人間。
白居易《白雲泉》譯文:
太平山上的白雲泉清澈可人,白雲自在舒卷,泉水從容奔流。
白雲泉啊,你又何必沖下山去,給原本多事的人間在添波瀾。
白居易《白雲泉》創作背景:
唐敬宗寶歷元年(825)至二年,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期間,政務十分繁忙冗雜,覺得很不自由。面對閑適的白雲與泉水,對照自己“心為形役”的情狀,不禁產生羨慕的心情,自元和十年(815)白居易貶官江州司馬後,濟世的抱負和鬥爭的銳氣漸漸減少,而“知足保和”、獨善其身的思想則逐步增加。在蘇州刺史任上,他深深感到“公私頗多事,渴望能早日擺脫惱人的俗務,故而創作這首詩來抒發自己情懷。
白居易《白雲泉》鑒賞:
這首七絕猶如一幅線條明快簡潔的淡墨山水圖。詩人並不註重用濃墨重彩描繪天平山上的風光,而是著意摹畫白雲與泉水的神態,將它人格化,使它充滿生機、活力,點染著詩人自己閑逸的感情,給人一種饒有風趣的清新感。詩人采取象征手法,寫景寓志,以雲水的逍遙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懷與閑適的心情;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會風浪,“興發於此而義歸於彼”,言淺旨遠,意在象外,寄托深厚,理趣盎然。詩的風格平淡渾樸,清代田雯謂“樂天詩極清淺可愛,往往以眼前事為見得語,皆他人所未發。”(《古歡堂集》)這一評語正好道出瞭這首七絕的藝術特色。
“天平山上白雲泉”,起句即點出吳中的奇山麗水、風景形勝的精華所在。天平山在蘇州市西二十裡。“此山在吳中最為崷崪高聳,一峰端正特立”,“巍然特出,群峰拱揖”,巖石峻峭。山上青松鬱鬱蔥蔥。山腰依崖建有亭,“亭側清泉,泠泠不竭,所謂白雲泉也”,號稱“吳中第一水”,泉水清洌而晶瑩,“自白樂天題以絕句”,“名遂顯於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