閩中秋思 杜荀鶴

《閩中秋思》是唐代詩人杜荀鶴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。這首詩是詩人閩中思鄉之作。因離鄉在外,正值秋時,觸景傷懷,使詩人產生瞭思鄉的情緒。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,希望大傢喜歡。
《閩中秋思》
作者:杜荀鶴
雨勻紫菊叢叢色,風弄紅蕉葉葉聲。
北畔是山南畔海,隻堪圖畫不堪行。
《閩中秋思》註釋:
⑴北畔是山:指閩中地勢,北邊是連綿的山脈。南畔海:指閩中南邊是波濤洶湧的大海。
⑵隻堪:隻能的意思。圖畫:指畫畫。不堪行:指行走起來十分困難。
《閩中秋思》意思:
秋雨使叢叢紫菊顏色濃淡均勻,金風吹拂片片紅蕉葉颯颯有聲。
閩中北面是高山南臨洶湧大海,便於成圖作畫而道路崎嶇難行。
《閩中秋思》鑒賞:
“雨勻紫菊叢叢色,風弄紅蕉葉葉聲。”詩的開篇,即寫閩中秋景。詩人以極為細膩的筆觸,以雨中紫菊的艷麗色彩和風裡紅蕉的清脆樂音,新鮮生動地寫出瞭南國特點。前句的一個“勻”字,極準確地勾畫出雨的細密,雨的輕柔。在那動人的叢叢紫菊前,雨是那樣的溫情而善解花意,是它,將那大片大片的紫菊之色,浸淫得濃淡均勻,讓人賞心悅目;而後句的“弄”字,則以擬人的手法將“風”人格化。閉著眼想想,風吹紅蕉,蕉葉聲聲有韻,這該是怎麼的一種情致。這樣的一幅聲色俱備的圖畫,是很容易讓人陶醉的。
接下來的三、四兩句,詩人有意地拓開一筆,將筆觸延伸到人們的目力的盡處:“北畔是山南畔海”,詩句看似極為平實,卻高度地概括出閩中的地勢:北邊是山,山道彎彎;南邊是海,海浪滔滔。風景美妙得可以入畫,可以為詩,可以作為旁觀者興奮地指手畫腳,可是,真的走馬行船卻實在不易。於是,便有瞭結句的“隻堪圖畫不堪行”。這不僅是詩人由衷地慨嘆,也是全詩旨意之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