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中雪後 鄭燮
文章分類:古詩典藏
你也會想看的: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

《山中雪後》是清代鄭燮所寫的詩詞,同時也是一首七言絕句詩,作者借此詩作托物言志。在這首詩歌中,鄭燮由大雪之後的寒冷,寫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淒涼,看似寫景狀物,實則見景生情。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,希望大傢喜歡。
《山中雪後》
作者:鄭燮
晨起開門雪滿山,雪睛雲淡日光寒。
簷流未滴梅花凍,一種清孤不等閑。
《山中雪後》註釋:
①這是一首寓托身世的詩
②這句是說,屋上積雪未化,庭中亦因寒而未開放。
③清孤:淒清孤獨
④等閑:尋常、一般。
《山中雪後》意思:
清晨起來剛一開門,看到山頭已被一場大雪覆蓋。此時,天 空已放晴,初升太陽的光芒,透過淡淡的白雲,也變得寒冷瞭。
房簷的積雪尚未開始融化,院落的梅花枝條仍被冰雪凝凍。這樣一種清冷、孤寂的氣氛,是多麼不尋常啊!
《山中雪後》寫作背景:
鄭板橋出身貧寒,年輕時“為忌者所囑不得入試”,曾流浪街頭賣畫,有時甚至靠乞討度日,飽嘗人間辛酸。生活中遭遇的不幸,給他的心靈帶來嚴重創傷,所以他經常在詩詞作品中,抒發對自己身世的感慨。《山中雪後》就是作者在大雪之後見景生情所做的詩歌。
《山中雪後》鑒賞:
《山中雪後》描繪瞭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圖。清晨,詩人推開門,外面天寒地凍、銀裝素裹,剛剛升起的太陽也顯得沒有活力。院子裡,屋簷下長長的冰溜子沒有融化的跡象,墻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凍住瞭,遲遲沒有開放的意思。